职业风险是在执业过程中具有一定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即因工作环境导致人的死亡、患病、伤残、失业的风险。 根据以往的事实,保安行业的职业风险恰恰包括用工环境导致保安员的死亡、患病、伤残、失业等几类。近年 来,导致保安队伍不稳定除了工资待 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外,职业风险也是造成保安员思想不稳定 乃至离开队伍的重要原因。简单明 了地说就是付出不少、挣得不多、风险较大,每天工作在治安防范一线, 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自然选择离开。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是当前 保安行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难题,要 破解这道难题,还得从国家有关政策 的执行、行业本身的特点、保安员的基本诉求等方面进行研究,赋予保安员与其他劳动者一样的法律地位,使保安员享受到与其他劳动者一样的待遇,增加行业吸引力,不让职业风 险成为保安行业发展壮大的拦路虎,通过人文理念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给行业发展增添前行的新动力。
保安行业的职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保安员执业过程中,如辅警抓获犯罪嫌疑人、金融单位保安服务、水电气热重点部位守护、参加抢险救灾 等执勤岗位上所面临的风险。同时,保安员也会像其他劳动者一样,自然会考虑到未来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要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和倾 注更多的人文理念,真正把保安员装在心里,采取实际行动。笔者认为, 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对职业风险的认识。
保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一旦发生保安员死亡、患病、伤残等情况,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保安员的家庭和本人,企业本身也会受到经济、信誉、道德等方面的损害。从这个角度上说,对职业风险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通过风险分析、风险归类、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手段,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保安队伍稳定和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与个人双方利益,减少企业与个人双方的损失,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一件好事。所以,职业风险时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和执业人员,对职业风险认识是决定保安企业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的重要课题,早认识、早行动、早采取措施,总比无动于衷要好得多,一旦发生了职业风险再亡羊补牢,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相信有智慧的保安企业领导者都会有共识,是社会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认真梳理保安行业存在的职业风险。
保安队伍是由年轻人组成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繁荣发展,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保安服务的多 元化还在不断加强,保安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保安员的职业风险,同时还要根据保安服务的种类对职业风险进行梳理归纳,为防控职业风险提供可靠依据。大家知道,保安服务的种类繁多,但各类服务项目的职业风险却不同,比如一般企业的门卫守护及巡逻,在职业风险上与银行现金押运有着天壤之别。事实上,凡是实施抢劫运钞车的一定是带着凶器的亡命徒, 所以,负责银行现金押运的保安员职 业风险等级是较高的,而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保安员的职业风险则相对较低。梳理保安行业存在的职业风险,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利益,关系到广大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可由行业协会进行操作,根据保安员普遍承担的服务项目进行梳理,按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贵重物品押运、易燃易爆物品守护重点部位守护、重要明星商人随身护卫、影视广告拍摄现场守护、未来涉外保安服务等等,对保安员的风险等级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统一标准和增强说服力,每一个企业都要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提供曾经发生的保安员职业风险案例,使梳理归纳工作达到科学规范。
梳理保安行业存在的职业风险,目的是为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控和转移,最大限度地降低保安员的 职业风险。在过去的实践中,由于缺乏保安员的风险意识,在洽谈客户和签订保安服务合同时,根本涉及不到风险问题,甚至存在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服务项目之间保安服务费用区别不大的现象。当保安行业存在的职 业风险梳理完成后,需要做的就是风险控制和转移。风险控制是对存在的危险通过制度、措施、手段进行干 预和管制,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试想一下,为什么银行在强化安全防范工作时,把最容易发生案件的储蓄所护卫和现金押运工作交由保安员负责,从理论上说银行内部员工也可以完成这样的安保任务,而恰恰却雇佣保安员来完成,实际上就是把风险转移到了保安企业,最终承担风险的是保安员。对风险管控和转移需要物质基础,归根结底需要资金投入。而资金是从客户缴纳的保安服务费用中按比例提取(提存)的。过去,一些客户缴纳的保安服务费用, 基本上包括保安员的工资、企业经营费用、税金、微薄的企业利润,根本没想到保安员的社会保险费用和风险, 这对保安企业来说是吃不起的“哑巴亏”。还以银行为例,既然银行把保安员的风险转移给了保安企业,那么 银行就应该承担保安员的职业风险所需的资金,通过提高保安服务费用来解决。保安员承担的保安服务项目风险越大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费用就越高,一旦保安员真的发生了职业风险,企业从法理上、制度上、情理上给予妥善处理,尽量达到保安员的家属和本人的满意,这就是对保安员的职业风险进行管控和转移的意义。
三、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业随之兴旺发达,越来越被人们普遍接受。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国家层面上,社会保险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有利于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就个人而言,当其遇到老、弱、病、残、孕及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遇到各种意外事件时,社会保险给予适当的补偿以 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从而防止不安定因素的出现。所以,保安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 学习,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本着对保安员负责的态度,着远于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在保安行业全力以赴 为保安员解决社会保险问题,这是对保安员的职业风险进行管控和转移的重要措施,是保障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满足保安员基本诉求,实现保安企业经营管理与社会趋势接轨的必然要求。
一是有利于稳定保安队伍。近年来,保安队伍不稳定、队伍扩展缓慢、整体素质不高、客户满意率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保安企业前行道路上的障碍。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保安员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外,很多保安员都会想到将来老了怎么办、因公受伤或者生病了怎么办的问题。正因为没有保险,抱着临时就业的观念,使其对未来期望没有信心,加之所需要付出的职业风险代价高,导致了很多保安员选择离开, 另谋职业。如果给保安员解决了社会保险,使保安员能够享受到与其他 社会劳动者同等的待遇,就能拴心留人,从而稳定保安队伍。保安队伍稳定了才能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夯实发展基础。
二是有利于推进保安职业化进程。保安事业要大发展、大繁荣,保安职业化是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实现保安职业化,除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以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保障体制,使企业或者从业者遇到风险时能够“化险为夷”。
三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在保安科技相对滞后的情况 下,人力资源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人的稳定、人的效率最大化关系 到保安队伍发展壮大和企业盈利水平。在人力资源每一个环节上,从招 工到培训需要投入资金,如果保安队 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就意味着人员成本的增加。如果通过社会保险渠 道稳定保安队伍,能节约在招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也可以把省下来的钱 用于保安员的社会保险。队伍稳定了,才能谈及队伍建设,保安员的精气神调动起来了,才能提升保安服务 质量。
四、加强日常管理,对保安员进行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保安员的职业风险,既包括在执行任务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包括在工作以外的风险,如车祸、溺水身亡等 等。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使保安员不论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上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违法违纪 情况。经常对保安员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各类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总之,降低保安员的职业风险关系到行业发展,关系到和谐企业建设保安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应当加以重视,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 上一篇:保安大队如何带出一流的勤务保安队伍
◎ 下一篇:如何正确处理好保安监管部门和保安协会的关系